陈树人、陈复故居:
父哭子的“思复楼”
从广州地铁6号线东山口站E出口出来,有一栋白色的独楼宛如一叶幽莲悄然开放,它就是陈树人纪念馆,是在陈树人、陈复故居“樗园”遗址上兴建的。
陈树人(1883-1948),广州番禺人,名韶,字树人,别号葭外渔子,晚号安定老人。早年师从著名岭南画派大师居廉学画,后留学日本,毕业于京都美术学校和东京立教大学。在日本游学期间,陈树人开始追随孙中山从事民主革命,并于1905年10月16日,在香港加入中国同盟会。归国后陈树人曾在广东优级师范学校、广东高等师范学校任教。1923年1月,被任命为国民党本部党务部部长,后任广东省政务厅厅长,1924年以广东省代表身份参加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。1928年后历任国民党中央执委、国民政府中央侨委会委员长、国民党中央海外部长等职。1947年辞职后,陈树人定居广州专心画艺,与高剑父、高奇峰并称岭南画派杰。著有诗集《战尘集》和画集《陈树人中国画选集》《陈树人写生集》等。
陈复(1907-1932),广州市番禺县明经乡人,字志复,化名陈志文。父为国内外享有盛誉之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陈树人,母居若文。因其父随孙中山参加民主革命,曾任孙中山国府秘书长等职,其母亦与宋庆龄、何香凝有往来,故自幼受到家庭革命思想之影响。
陈复幼年随父母迁居广州,在海珠区南武小学读书,其后就读于上海复中学。在沪求学期间,他毅然深入黄包车工人群众中宣传革命思想,是时苏联建议广东革命政府选送一批青年赴苏学习,以加强革命干部队伍建设,陈复遂于1925年与廖承志等人一起进莫斯科中山大学深造,并在学习期间参加中国共产党。
1929年陈复毕业归国,在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领导下的香港工人日报社担任副社长。当时,革命斗争的环很艰苦,他以巨大的政治热情经常鼓励同志们要提高警惕,坚持对敌斗争。为了解决办报的经费问题,除动员大家勤工办报外,还设法与家庭秘密联系,取得经济上的接济,当时《工人日报》成为共产党团结群众、进行阶级斗争的有力武器。
1930年春,陈复化名陈志文奉调至天津中共顺直省委,同聂荣臻同志一道开展地下党宣传工作。其母居若文曾劝他不要干冒险的工作,陈复耐心开导母亲并坚决表示:“为了工农劳苦大众的翻身解放,即使丢了脑袋也心甘情愿。”在色恐怖阴云笼罩的日子里,他印发报刊,传递进步书籍,把马列主义的革命思想传播到工农群众和知识分子中去。不久因行踪为敌人发觉被捕入狱。在狱中,他虽受尽酷刑,但坚贞不屈,后经党组织营救出狱,调到州,任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部长。
回广州后,陈复居住在东山私宅樗园,以富家子弟身份为掩护,表面闭门读书,实际继续从事地下工作,宣传革命思想。1932年8月10日下午外出时,陈复于东山署前路公共汽车上被两名便衣跟踪,至仓边路口下车后即被绑架,并秘密监禁于维新路(今起义路)市警察局。同日午夜,又被秘密押至广州南石头(今广州市海珠区)“惩戒场”惨遭杀害。陈复遇害后,其父陈树人悲痛欲绝作《哭子复》诗8首,并将其居室命名为“思复楼”。
今天,我们在署前路10号已经寻不到陈树人、陈复故居樗园的身影了。抗日战争时期樗园毁于战火,1948年陈树人在樗园附近的一块空地即今署前路10号建栎园自住。解放后,其家人将其地献给政府。新建的陈树人纪念馆,于1988年陈树人逝世40周年建成开放。纪念馆占地面积480平方米,建筑面积578平方米,分前后二室前室有二层展厅,首层为画廊式展室,作为举办美术作品短期展览的场所,二楼展室为常设性展览,展出陈树人作品及其生平艺术活动资料,后室为“思复楼”,是为纪念陈树人儿子陈复烈士而设的。
广州市越秀区署前路10号陈树人纪念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