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州白云楼鲁迅故居:
读书与革命的地方
漫步在广州鲁迅纪念公园中,可以看到有一个以鲁迅为原型的文化旗手的雕像,他提着匕首,握着投枪,眺望着当年战斗、生活过的地方一白云楼,这是一座在1979年12月被广东省革命委员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建筑,曾是鲁迅在广州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。
白云楼建于1924年,位于广州越秀区白云路7号,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三层楼房,面向东南方,西靠东濠涌,近临珠江,环境比较清幽。原本是供邮政部门使用,后来用于出租。鲁迅从1927年3月29日一9月27日一直在此居住。
1927年1月29日,鲁迅初到广州,就任中山大学教务主任兼文学系主任,居住在中山大学钟楼(今广州市文明路215号鲁迅纪念馆)。3月1日中山大学举行开学典礼,鲁迅作了题为《读书与革命》的演说,谆谆教育学生“读书不忘革命,革命不忘读书”。
1927年3月29日,鲁迅搬出钟楼,迁居白云楼2楼的1厅3房作为居所,他和许寿裳各住一间,许广平和女工合住一间。
刚搬进白云楼不久,鲁迅就听闻李大钊被捕的消息,他对此忧心忡忡,预感到革命的果实很有可能被葬送。为此,当广州在热烈 庆祝北伐军攻占上海和南京的时候,他写下《庆祝沪宁克服的那一边》一文,表达了他对革命的担忧。果不其然,4月15日国民党在广州发动了“4·15”反革命政变,当时有大批革命青年被逮捕甚至遭到屠杀,中山大学也有一批学生被捕,其中包括鲁迅先生的学生、中共广东区委学委会副书记、中山大学学生会主席毕磊。鲁迅先生得知情况后,立刻设法营救被逮捕的学生,在极力劝说校方出面保护学生无效后,便愤然于4月21日辞去中山大学一切职务,以示强烈抗议,开始蛰居白云楼潜心写作。
广州白云楼鲁迅故居
鲁迅的房间窗户正对马路,还可以看到远处的青山,是个创作的好地方。蛰居白云楼半年的时间里,鲁迅编订了著名的《朝花夕拾》和《野草》,写下了《可恶罪》《小杂感》《略谈香港》等30多篇富于战斗性的杂文、散文。此地不仅是鲁迅先生生活的地方,更见证了鲁迅先生的革命思想由萌芽到发展最终夯实的过程。杂文集《而已集》记录了鲁迅在广州期间的战斗业绩和思想转变的过程。
1927年9月27日,迫于形势,鲁迅和许厂平一同乘船离开广州,奔赴上海继续他的革命事业,直至生命最后白云楼鲁迅息。对于人的一生来说,鲁迅在广州的停留是短暂的,然而,他的革命思想却是在这里形成和夯实。
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鲁迅故居仍保持着当年鲁迅居住时的原貌,整个房间布局和摆设都比较简单朴实,摆在会客厅中竹制的椅子、螺旋式的破旧楼梯,都显示出主人简朴的生活作风。鲁迅先生是中国文坛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,对于中国文化 的发展和革命的斗争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,而鲁迅的故居也成为极具历史价值的遗迹。广州的鲁迅故居不仅保存了鲁迅生活过的痕迹,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全面的了解他的历史,更承载了一个时代的历史记忆,见证着社会的变革和时代的变迁。
鲁迅故居外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