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
我们都知道孩子沉迷于玩手机游戏很不好——严重影响学习,甚至会对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;比如孩子熬夜玩手机,不仅严重损伤视力,还会影响人体肝功能排毒,导致新陈代谢紊乱等等。
既然知道孩子沉迷于玩手机游戏的危害,家长们当然也不含糊,为了根治孩子这一毛病,更是用尽了一切办法,比如: 没收手机,剪断网线,删除游戏,限制时间,不给零花钱等等;但是,父母这类的做法效果不大,副作用却不小,不少孩子为了反叛父母这类做法,而引发的悲剧令人悲叹——
“17岁少年为偷钱玩游戏,将奶奶当场砍死”
“印度男孩为玩游戏以绝食抗议,连续玩6小时后突然猝死”
“16岁少年沉迷网络游戏,竟半夜持刀砍伤母亲,抢走8000元钱”……
类似的新闻层出不穷,那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?是孩子沉迷游戏走火入魔?还是家长管教孩子用力过猛?
02
心理学家南希·曼恩曾作过一个统计调查,结果显示,“取代行为”在戒毒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。也就是说,一个人之所以能够彻底有效摆脱“成瘾”行为,决定性的因素不在于外界对其施加的压力,也不在于他自身的意愿程度和意志力强弱;而在于他是否能够找到除此之外,同样能带给他甚至更好的,满足内在良好感受的新事物(取代行为)。
说得再通熟易懂一些,就是我们不要老把注意力放在“孩子沉迷游戏”这一成瘾行为上,关键是我们能否帮孩子找到另外一种;比玩手机游戏更能带给孩子良好感觉的新事物。
试想一下,我们不允许孩子玩手机游戏,那他可以玩什么呢?玩他根本不喜欢的积木?还是玩他早就抛弃在角落的玩具?又或是带孩子去他根本不感兴趣的地方旅游、交际?其实这些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,最重要的突破口在于,我们是否能够帮助孩子找到新的替代行为。
我们再举一个例子,比如说很多吸烟成瘾的人,他们也意识到了吸烟的危害,也下定决心想要戒烟,所以就买来了电子烟,结果,要不了多久又重新复吸了,为什么?因为这个“替代行为”的力度不够——电子烟肯定不如真实的烟吸得过瘾呀(作者注:此处为举例说明,不代表作者观点);
也就是说,电子烟所带来的快乐,比不上原有成瘾行为所带来的快乐,结果当然就不尽如人意了。但是,我有一个朋友,将近有30多年的吸烟史,但是今年年初,他却轻松的戒掉了,为什么呢?
因为随着他孙子的出生,他从“爸爸”升级成了“爷爷”,一来吸烟确实对自己健康不利,二来吸烟会严重影响婴儿的健康,而最重要的是,他每天享受着和孙子互动的快乐,而这种快乐远远胜于吸烟带来的快乐,所以他成功戒烟看似偶然,实则必然。
其实,这个思路还可以用于解决亲子间的各种冲突和矛盾,例如:
1. 妈妈和女儿经常吵架拌嘴,解决问题的关键不在于“吵架”本身,而在于能否找到更轻松愉快的沟通模式,进行替代(原有的吵架行为),例如:通过“书信”方式与孩子交换想法等。
2. 孩子不愿意听从父母的意见,父母就没必要非得要求孩子听话照做,而是可以思考通过委婉提醒的方式,进行替代原有的“强制性”或“命令式”沟通,给孩子也给自己一个“台阶”下。
总之,我们不要纠结于孩子存在的具体问题,而是要思考有没有更好的方式,来替代孩子原有的旧行为,而且,新的行为必须要能够带给孩子更大的快乐,正如心理学家马葛利特·柯特所说:
“使一个人想着愉悦的思想,他的心会宁静下来,他的记忆力(会)特别增强。”
另外,精神治疗师研究表明:
“快乐时我们的胃、肝、心与所有的内脏会发挥较好的功能。”
当孩子的心情愉悦、宁静、记忆力提升以及身体各项器官功能发挥良好的时候,当然就更有利于孩子高效学习和生活了。
相反,如果父母想不到更好的替代行为,还不如先静观其变,不要急着对孩子乱管特管,因为这样做,既对问题的解决不利,还可能伤害到亲子感情。
试想一下,用孩子玩厌了了玩具,或其他不感兴趣的事物(学习、交际、旅游等),来替换孩子当下玩得超过瘾的手机游戏,你说孩子愿意心甘情愿配合妈?他肯定不乐意嘛,甚至不惜与父母反目,那就得不偿失了。
03
那么,父母到底应该如何帮孩子找到更有效的“替代行为”呢?
著名青少年教育专家卢勤老师在讲座中,讲到过这样一个故事:
有一个小男孩,有一个非常严重的成瘾行为——喝牛奶,基本上把牛奶当水喝了,导致孩子身上长了很多的疹子,父母把能试的办法都试了个遍,但是一点效果都没有。
后来找到了心理医生,医生和蔼地蹲下来,目光与孩子平视,用非常信任的眼神看着孩子,轻声地对孩子说:“从今天起,咱们可以不喝牛奶了,对吗?”,孩子刚开始一点不买账,皱着眉头“哼”了一声,把头转到了另外一边;
心理医生继续耐心、温和地对孩子说:“我们可以不喝牛奶了,对吧。”,孩子依旧不说话;就这样重复若干次之后,孩子终于对心理医生点点头——接受并认同了医生与他之间达成的共识:我们可以不喝牛奶了。
从此以后,孩子成功克制住了过度喝牛奶的“瘾”——不再喝牛奶了;直到他的身体恢复到了健康,医生又通过同样的方法,引导孩子继续喜欢上了喝牛奶。
回想一下,我们有多久没有向孩子表达信任与关怀了,我们又有多久没有真正富有耐心地与孩子进行平等沟通与协商了?当孩子感受到了父母充满信任目光,以及充满爱意的陪伴所带来的快乐,孩子的改变便自然发生了。
什么是“双赢沟通”,就是通过沟通,促成父母与孩子双方都满意的局面,而不是孩子听话照做,心里憋屈;也不是父母退让妥协,内心焦虑,而是大家都开诚布公,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,并且一起努力尝试,不断改善,具体怎做呢?
比如孩子晚上睡觉前,总是喜欢玩手机,而且导致严重影响睡眠,这个时候父母就可以和孩子进行以下对话:
妈妈:“孩子,我们现在需要想办法解决这样一个问题”
孩子:“哦,什么问题?”
妈妈:“关于你晚上睡觉前玩手机影响视力以及睡眠的问题”
孩子:(敷衍)“我知道了,我以后不玩了。”
妈妈:“我不是这个意思,有没有办法,能够既能够让你玩得开心,又不会影响你按时睡觉呢?”
孩子:“嗯,那我那我睡觉前玩15分钟就不玩了”
妈妈:“很好,妈妈允许你玩20分钟吧,时间到了后,你也和妈妈简单分享一下今天发生有趣的事,然后晚上妈妈帮你保管手机,你就可以安心睡觉了,你看怎样?”
孩子:“好的,妈妈,那我要跟你说一说白天踢足球的事……”
因此,通过“双赢沟通”,孩子才更愿意积极配合,因为关乎到孩子自身的利益;另外,为什么妈妈要在孩子入睡前,听孩子分享有趣或开心的事呢?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曾提出了一个著名定律,叫做:“近因律”:
当反应(感受)频繁发生时,最新(近)的反应或比较早的反应更容易得到加强,就是说有效的反应总是最后一个反应。
因此,在睡觉前,如果孩子是和妈妈分享开心有趣的事情,那么,孩子的这种感受,就会被大脑潜意识强化出来,让孩子感到轻松愉悦,不仅有助于孩子的睡眠,同时也能够促进亲子间的感情。
相反,如果孩子睡前是玩手机或游戏,那么,占据孩子大脑潜意识的将全部是手机或游戏中的剧情内容,孩子又怎么可能安然入睡呢?
另外,妈妈将孩子的手机带离孩子的房间(切记,一定是通过双赢沟通达成共识,并征得孩子同意后才能这样做),其实,就是给孩子营造了一个睡觉的环境;
因为,孩子的行为深受环境的影响,如果孩子随手就能拿到手机,别说孩子,就算是大人,也克制不住想要玩一会(一玩自然就停不下来了)。
总而言之,在父母与孩子良性双赢的沟通下,可以尝试的方法还有很多,但万变不离其宗,那就是要让孩子、父母双方都感到满意,多多尝试,不断调整,相信孩子手机、游戏等成瘾行为,将会得到明显有效的纠正与改善。
我有一个同事,孩子今年上五年级,手机游戏成瘾严重,经常通宵熬夜玩游戏,后来尝试着引导孩子将注意力转移到孩子感兴趣的事物上,取得了不错的效果,她具体是怎样做的呢?
因为这个孩子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“吃”,是个地地道道的小吃货。所以,这个妈妈就从烹饪美食入手,教孩子制作各种好吃的美食,而且还让孩子自己学着做,还定期邀请孩子的同学,品尝孩子的“厨艺”,现在,尽管孩子偶尔还是会玩一会游戏,但是,却没有之前那么严重的“瘾”了,而且在和妈妈一起烹饪美食的过程中,亲子间的感情也更加的亲密融洽了。
因此,父母真正用心的了解孩子感兴趣的事物,并且愿意付出时间,给予孩子有效的陪伴,才是解决孩子成瘾行为的治本之策。